返乡调研非遗文化 青年助力薪火相传 电信研究生郝亚凯深入邢台梅花拳发源地开展实践活动
2025 年 1 月 29 日至 2 月 13 日,华中科技大学研究生郝亚凯积极参与校研究生会组织的
“返乡逐梦践初心,青春聚力担使命” 暨 “深度中国行” 寒假社会实践活动。
此次活动以 “承薪火・溯文化之源” 为主题,旨在通过实地调研与体验,挖掘中华优秀传统
文化根源,增强文化自信,推动非遗文化传承发展,郝亚凯将实践地点选在了家乡河北省
邢台市平乡县后马庄村 ——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邢台梅花拳的发源地之一。

1 月 30 日,郝亚凯踏入后马庄村梅拳圣地,开启为期两天的实地调研。他走进梅花拳文化展览馆,
深入了解梅花拳自明末清初起源至今数百年的发展脉络,以及其在当地文化中的重要地位。梅花拳
不仅是武术技艺,更融合儒、道、佛思想,秉持 “刚柔并济、内外兼修” 理念,强调武德修养。
期间,郝亚凯与当地梅花拳传承人深入交流,学习 “尊师重道、爱国敬业、团结互助、自强不息” 的
拳规精神,感悟这一非遗文化的核心价值观。


2 月 13 日,正值后马庄梅花拳重要传统节日 “梅花拳祭祖日”。郝亚凯积极参与梅花拳文化表演活动,
在梅花拳套路展示、器械演练和集体表演中,亲身感受梅花拳刚劲有力又柔中带刚的技艺魅力,体会
其内外兼修的独特风格。同时,他拍摄大量照片,记录表演精彩瞬间与梅拳圣地建筑风貌,为梅花拳
宣传推广积累素材。

实践中,郝亚凯察觉到梅花拳传承面临传承人老龄化、年轻人兴趣不足等困境。为此,他提出三点建议
:利用新媒体加强宣传推广,扩大梅花拳影响力;推动梅花拳进校园,让更多青年了解体验;支持传承
人开展培训教学,培育新一代传承力量。
通过此次实践,郝亚凯不仅增强了文化自信,提升了开展实地调研、文化体验及非遗宣传等实践能力,更
明确了新时代青年传承非遗文化的社会责任。他表示,未来将持续关注梅花拳传承发展,投身非遗文化保护
推广工作,也呼吁更多青年参与其中,让非遗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生机,为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贡献力量。